最新公告

医院文化

当前位置:首页 - 医院概况 - 医院文化

呼兰县志--医疗卫生(结核病院部分)

发布时间: 2018-01-05 09:53:42 点击量:9187

  光绪三十年(1904)英国医生余克信,在呼兰城创办男施医院和女施医院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呼兰府卫生局附设官办卫生院。1913年男施医院和女施医院合并为基督教会医院(院址在今第一人民医院)1924年成立呼兰县地方医院,资本黑龙江官帖60万吊,由12个单位和私人集资。民国时期开业的其它医院有国民医院、福华医院、复德医院、西域医院、洛安医院、心白医院、花柳病诊所等。1929年全县有医院、诊所12家。东北沦陷时期,1934年王芝馥创办妇科产院。1935年全县有中、西医院15家。此期开业的其它医院有:天惠医院、德英医院、向蒲医院、健康医院,还有日本人开办的回春医院等。1937年成立呼兰红十字会医院,兼卫生防疫、妓女检查、戒烟、车祸事故等治疗。1945年底,呼兰基督教会医院、呼兰红十字会医院由县政府接收。1948年城区医院、诊所发展到17个,农村群众集资创办卫生所7个。1949年在原基督教会医院的基础上创建县卫生院。新中国建立后,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,各类医院相继建立。1990年全县有各类院、所380个,其中:县级医院4个、省级医院1个、工厂医院2个、乡镇医院20个、妇幼保健院1个、其它工企门诊部()4个、农村卫生所334个、个体诊所14个。


 县第一人民医院1949年在原基督教会医院基础上建立,称县卫生院,设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儿科,有病床26张。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时期,医院改建成东北军区后勤部第二十一后防医院(1954年改称康复医院)。县又重新建卫生院,有职工41人,其中医务人员28人。1955年春与康复医院合并为县人民医院,有楼房4座、平房11栋,总计房屋108间。1962年改称县第一人民医院。1974年门诊部迁至花园路(现址)。经过多年建设,1990年住院处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,建筑总面积9 750平方米。住院处和门诊部均设有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儿科、中医科、神经科、传染科、五官科、物理诊断科、检验科、放射线科、理疗科、抢救室、注射室、药局等,门诊部另设皮肤科,住院处另设有保健科、供应科、手术室、血库等。全院职工435人,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00人,是县属最大的全民所有制医院。


 县第二人民医院 1948年在康金区建卫生所,1958年建成卫生院,1962年改建成县第二人民医院,并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。1990年全院占地面积9 471平方米,建筑面积3 635平方米。门诊部设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五官科、中医科、保健科、放射线科、医务科、检验室、心电室、B超室、手术室、制剂室、供应室、中西药局等。住院处设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。全院职工195人,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6人。
县中医院 19749月建立,由手工业职工诊所和呼兰镇卫生院部分中医组建而成,属集体所有制。198773遭龙卷风袭击后,房屋和设备损失严重,停止营业。1988年新建三层楼房重新开业。1990年医院下设内科、外科、儿科、骨科、肛肠科、x光室、针灸室、注射室、化验室、心电室、处置室、制剂室、中西药局等,全院职工240人,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2人,是全县最大的中医院。


  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院 19523月,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,由东北总工会修建。总投资552万元,其中:东北财政部投资420万元、林业总局投资132万元。工程由哈尔滨设计局顾红工程师按照苏联结核病院的标准设计,哈尔滨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承担施工任务。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272万平方米,设床位700张。除担负全省工矿、林业企业的结核病防治外,还负责地方群众的结核病防治任务。1990年全院占地面积308万平方米,有各种医疗设备180多台(),其它设备270多台()。全院职工748人,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75人。


 乡镇医院 乡镇医院由乡镇卫生所发展起来。1958年按行政区划,将原各乡卫生所组--建成对青、乐业、台屯、沈家、孟家、二八、康金、大用、石人、白奎10个公社卫生院,各卫生院一般设有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中医科等诊室,各设病床20张左右,并专设有产床。呼兰镇先由6个联合诊所组建成中医院,后改建成卫生院。1962年康金卫生院改建成县第二人民医院。到1974年,全县20个人民公社全部建成卫生院,其中:莲花、二八、西沈、乐业、对青5个卫生院列为中心卫生院。1979年重建康金卫生院,全县共有公社卫生院21个。1989年康金卫生院改成中医二院。1990年全县20个乡镇卫生院共有职工775人,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22人。


呼兰镇卫生院 19588月,由县城内4个中医联合诊所和2个牙科诊所合并组建成中医院。下设城内4个诊所和呼口、新兴、小王岗3个门诊部。1960年春,工业职工诊所并入中医院后改称镇卫生院。1979年在南大街路东建成二层900平方米的门诊楼后,医院迁入现址。1990年设内科、外科、中医科、妇科、儿科、肛肠科、牙科、放射线科、眼科、化验室、心电室、针灸室、处置室、注射室、中药局、西药局等,全院职工225人,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3人。


 工厂医院 工业企业办的医院有市属呼兰火柴厂卫生院、县属呼兰麻纺厂医院2家综合医院。还有哈尔滨第三发电厂职工医院,1983年建厂时成立。火柴厂医院。19478月建职工卫生所,1985年改为县级综合医院,不对外营业。同年医院搬入新建的厂部办公大楼,下设内科、外科、妇产科、中医科、检验科、供应科、心电室、药剂室等。1990年全院职工14人,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人。麻纺厂医院。19531月建厂时设立职工卫生所,占地面积1 400平方米,建筑面积400平方米。1971年改建成乡镇级职工医院,有医务人员24人,床位40张,开始对外营业。1983年升为县三级医院,设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五官科、化验室、x光心电室、注射室、药局等。1990年有职工41人,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6人。


  农村卫生所 1948年,全县农村用土改斗争果实和群众集资的形式,创办合作性质的农民卫生所。1948年末薄荷、沈家、望山、孤榆、大坊、白奎、大用、二八等地都建立了卫生所。1949年石人建卫生所。1950年双井、利民、孟家建卫生所,二八建中医诊所。1951年乐业、1956年杨林、长岭、1958年方台、李家、1961年腰堡、1962年莲花建卫生所。至1962年末,全县已建农村卫生所125个。1968年农村生产大队办的卫生所发展到240个,医务人员317人。1971年全县315个生产大队,已建卫生所281个,医务人员780人。全县1 549个生产小队还设兼职卫生员1 584人、接生员351人。1983年后,生产大队()办的卫生所实行承包经营或由个人承办。1987年全县322个行政村有卫生所340个,其中:集体办47个、不完全集体办134个、个人办159个。无卫生所的行政村有2个。1990年全县329个行政村有卫生所334个。


 个体诊所 1949年全县有私营诊所10个、医务人员10人。1956年以后对私营诊所进行改造,分别建立联合诊所或划归城乡、街道的卫生院、所。对没改造的牙科、整骨等诊所改称个体诊所。1969年城乡个体诊所全部并入卫生院和街道卫生所;1979年根据国家政策,在县城发展个体诊所,同年7月第一家个体"牙科诊所"开业。1984"苗氏牙科"诊所开业。198511"志忠整骨诊所"开业。1990年县城个体诊所14个,卫生技术人员14人。部分年份各类医院发展情况(附表)

友情链接

版权所有: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 地址:哈尔滨市呼兰区建设街1号 咨询热线:0451-57335854,0451-57337472 网站电话:0451-57328499
网址:www.hljjh.cn  hljjh.org.cn
本网站所刊登各种新闻、信息、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所有
黑ICP备12002574号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4266号